系友動態:47屆系友,哥倫布學者張泰榕教授返校演講與訪談
- 日期 : 2019-10-11
- 分類 : 總覽
- 點閱 : 4682
9/18 第47屆系友,成功大學物理系張泰榕教授返系演講
 |
從本年度開始,本系大二的「物理入門」課程型態改變,由原來以課業輔導為主的形式,改為邀請本系畢業系友返系分享從求學到步入社會的經驗;以及由系上老師介紹研究主題,讓大二同學升上大三時更能選擇適合自己志趣與能力的專題研究實驗室。
新型態的第一次上課請到的是第47屆系友,2005年畢業於本系大學部,目前任教於國立成功大學物理系的張泰榕教授。張學長從東海物理畢業後,於清華大學物理系取得碩、博士學位,博士班期間曾兩度赴美於波士頓東北大學短期研究,與哈佛大學、MIT的頂尖團隊一起工作。畢業後先後在清華大學擔任研發替代役博士後研究員,之後在國立新加坡大學以及普林斯頓大學擔任訪問學者,2016年回國,先到清華大學擔任助理研究學者,2017年二月至成功大學物理系任教。
張學長在近年來極受重視,2016年諾貝爾物理獎受獎主題的「拓樸材料」領域,有極為傑出的研究表現,獲得2018年的國家理論科學研究中心「年輕理論學者獎」,以及科技部「哥倫布計畫」——這是國家重點培養年輕學者的政策,有連續五年,每年一千多萬的研究經費,只有研究表現極佳的年輕學者能獲得的殊榮。這幾年中國大舉從全世界挖角,張學長也列名重金禮聘的「中國青年千人計畫」名單中,不過他面對極為優渥的薪資與研究經費的誘惑,選擇留在台灣:「台灣需要我,我就留在台灣!」(請見:
https://phy2.thu.edu.tw/web/news/detail.php?cid=10&id=313)
看到這麼顯赫的資歷,想來張學長從小到大一定是十足的優等生,成績好到嚇死人吧!剛好相反…
張學長回憶,他從國小到高中成績都很爛,高中聯考時,成績只勉強達到「可以繳交志願卡」的程度,結果也上不了任何一家參加聯招的公私立高中,最後只能用獨立招生管道進入一家私立高中就讀。這個高中雖然不是什麼名校,但是「管教甚嚴」,學生整個禮拜都關在學校裡不准外出,沒事幹的張泰榕就只好「加減唸書」。因為時間太多,所以不管什麼科目都「用背的」,連數學、物理也是用背的。三年下來靠著背了一肚子的書,考上了東海物理系。
四年在東海的大學階段平安無事的度過,順利考上了清華大學物理研究所,一開始就選擇最困難、企圖一口氣找出整個物理架構終極答案的「高能物理理論」,找了許貞雄教授當指導老師,結果作沒多久,許老師跟他說:「你不能作高能理論,因為你太笨了!」許老師您也太口無遮攔了吧…看樣子張學長從小學以來的「學業逆境魔咒」還沒解除!其實許老師真正的目的,是要學生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研究領域。他建議張學長去跟中研院物理所的鄭弘泰教授做凝態物理。當年被許老師一陣「精神攻擊」,大受打擊的張泰榕學長事後看來,「很佩服許老師看人的眼光,也很感謝他幫我找到最適合的研究之路。」
那麼,找到了對的領域,是不是研究生涯從此一帆風順,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呢?少天真了,物理研究真的沒這麼簡單!從博一讀到博五,泰榕學長連一篇論文都發不出來,畢業遙遙無期,標準的博士班研究生惡夢!
就在此時,一位博士班學長找他幫忙算一個拓樸材料研究碰到的小問題,泰榕學長很快的把它解出來了,讓這位學長另眼相看:「你這麼會算這個,乾脆跳進這個領域吧!」接下來就是泰榕學長研究生涯的超展開,到博五都還沒論文的他,到畢業時已經發表了十篇!
「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這句話一點也沒錯,進入拓樸材料這個領域可以說是偶然,但也是靠著平常累積的實力,才能「快、狠、準」的解決學長提出的問題,抓住這個偶然的契機,頂尖的「哥倫布學者」就這樣煉成啦!
科技部哥倫布計畫的一個重要目的是,讓這些年輕學者跟國外一流學術單位建立密切的合作連結,因此有充裕的出國移地研究經費。不過問到泰榕學長是不是會到國外去進行比較長時間的研究,他表示,會用這些經費資助他的研究生到哈佛大學、MIT去跟那邊的頂尖研究人員一起工作,這是讓人快速成長最有效的方式,當年他的老師這樣培養他,他也打算這樣培養他的學生。
最後他給學弟妹一句最重要的話是:「量子物理要好好學啊!」
 |
張泰榕學長(中)發表了Nature論文,獲頒成大頂尖論文獎。 |
 |
張泰榕學長的研究主題為「拓樸材料」,近年來發表了不少深受矚目的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