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專題研究介紹開跑,內容將持續更新!(5/31 22:35 更新)

捐款贊助東海物理


更新:新增報名參觀實驗室連結

更新:新增黃家逸老師、蕭錫鍊專題研究介紹。
黃家逸老師介紹了可作為光驅動引擎「液晶彈性體」;用於虛擬實境技術的「藍相液晶」;以及可以製作「隱形斗蓬」的「超穎材料」,都是目前最先進,也有許多應用的光學光電技術。蕭錫鍊老師以 Nokia 介紹奈米科技對人類未來生活可能影響的概念影片「Morph」為引子,介紹他在「低維度半導體材料合成」、「矽晶太陽能電池」、「奈米線太陽能電池與固態電池」、「奈米線紙多功能電子皮膚」等研究主題。

本系鼓勵大學部參與系上老師研究實驗室的專題研究,每年五、六月時,會舉辦對大二同學(大一同學若時間配合,也歡迎參加)的「專題說明會」,以及大三、大四同學以及研究生聯合舉辦的「專題研究成果發表會」,今年的專題研究活動,也於今天開跑!首先登場的是「專題說明會」,今年採取老師錄製影片介紹自己的專題研究,再讓同學利用「物理入門」的時間,登記參觀老師的研究實驗室。第一支影片已經出爐,是系主任施奇廷老師身先士卒,推出關於「大腦網路」的研究介紹。之後其他老師的影片會陸續完成,本文將持續更新,介紹每位老師的研究領域。

5/30 起開始受理登記參觀各實驗室,(報名參觀實驗室連結),請大二同學在 6/3 之前,上網登記欲參觀的實驗室以及時段,6/5 8:10-10:00 以及 6/6 10:20-12:10 「物理入門」課程時間,為本次本系「Open Labs」參觀實驗室活動時段。

6/12 將舉行本學年之「專題研究成果發表會」,除本系師生外,也歡迎大家參觀!

黃家逸老師研究領域介紹:

蕭錫鍊老師研究領域介紹:


簡世森老師研究領域介紹:簡世森老師介紹了奈米光電實驗室,以及兩個研究主題:利用交流頻譜阻抗分析研究半導體元件的特性,以及利用太陽能透過觸媒的作用來產生氫氣,以作為氫燃料電池的原料,是目前深受矚目的新能源研究。



林宗欣老師研究領域介紹:林宗欣老師的研究專長是光譜、光學、雷射等技術,應用於奈米鑽石、時墨烯等材料與生命醫學領域的研究,並介紹了實驗室的主要儀器,如共軛焦顯微鏡、電子增益CCD、高功率皮秒雷射等,以及實驗室的研究環境。


王昌仁老師研究領域介紹:王老師的研究專長是奈米材料的製備以及物性檢測,是現代科技非常實用的課題。此外,王老師近年積極投入科普活動與物理教育,也很適合大學部同學參與,透過與中小學生、一般民眾的接觸,將物理的樂趣介紹給他們,也讓你的表達能力更上層樓!在這個時代,好的表達能力的重要性,絕對不下於專業能力。




吳桂光老師研究領域介紹:吳老師是以數值模擬的方式研究凝態物理中的強關聯系統以及磁性、超流體、超固體等現象,以及拓樸絕緣體等主體,跟栗老師的研究主題重疊頗高,不過栗老師是偏解析理論路線,吳老師則是計算模擬路線。考慮大學部同學還沒學到較艱深的量子凝態物理,吳老師也準備了適合大學部同學的研究課題,有興趣進行數值模擬研究的同學,可以找吳老師聊聊。




栗育文老師研究領域介紹:栗老師的研究主題是凝態物理理論,研究的興趣是「強關聯系統」以及「拓樸材料」,兩個主題在理論與應用都有很大的潛力,「拓樸材料」的研究,更是近年十分熱門的領域,2016年的諾貝爾物理獎,就是頒給這個領域的研究者。栗老師並且提供了十分中肯的建議給想要加入專題研究的同學,請同學務必好好觀看這段影片!





施奇廷老師研究領域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