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閱數:1787
管道一:透過無需身份認證的「東海大學資訊查詢」系統(每年九月起可查詢新學年新生適用版本)進行查詢。(查詢設定:112-日間學士班-應物系,點選查詢必修科目表)
管道二:本校每年九月「大學入門」(相當於是新生訓練)的多日課程中,公告確定版本。
管道三:新生開通學校信箱帳密後,進入「學生資訊系統」隨時查閱。
4. 「開課明細查詢」系統
無須身份認證,資源連結網址
可查閱本校各系所在各學期所開授的必、選修課程有哪些,點選課名,還可以看到授課大綱,了解是否有修課上的限制…等較為詳細的資訊,前往一探究竟吧!
Q2.除小班輔導外,有課後小組討論的機會嗎?
A:
1. 原則上是課後自由討論,你也可以找同學自己組成小組進行討論。
2. 本校鼓勵同學自組學習社群,並且向教務處「教學資源中心」提出申請,另有機會獲得經費的補助喔!
資源連結網址
Q4.會請校外專家學者或畢業系友返校演講經驗分享嗎?
A:
會。
結合大二[物理新知]、大三[物理研究專題]、研究所[書報討論]等課程,每學期均會邀請八到十位學者專家、業界人士或畢業系友到系上演講,讓同學認識學術與產業的最新動態。
學術界:本系禮聘三位學術地位崇高的中央研究院院士為講座教授,不定期邀請他們到系上講學,讓同學親炙大師風範。產業界:邀請高科技公司主管來介紹目前該產業的概況,同時並分享自己在求學以及就業時所面臨到的問題。另外他們也會說明
a.目前企業在用人上的考量為何、
b.社會新鮮人該如何面對各種的競爭、
c.如何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畢業系友:邀請系友返校座談或演講,分享畢業後的職涯起路、過程與心得;另安排在每年11月校慶/12月聖誕節慶,舉辦「系友回娘家」活動,圈起特定屆數系友返校敘舊兼經驗分享。
Q5.有哪些實驗課?實作跟一般課程的比例如何?有哪段時間可以親手做實驗?
A:
1. 基礎必修實驗課程:
2. 實驗課與一般課程佔比,約1:3。
基本上實驗課都是自己親手操作的。
如果對於做實驗有很濃厚的興趣,也可以加入老師的研究實驗室,直接學習最先進的實驗技術及操作最先進的實驗儀器。
實驗課依課表時間做實驗,做不完得跟助教約時間補做。如果加入老師的研究實驗室,就可以「實驗吃到飽」,只要你想做,老師一定超開心的。當然,操作大型貴重儀器得先通過教育訓練才能預約登記使用喔!
Q7.有跨領域選修的輔導嗎?可以跨哪些領域?可以選資訊工程的課程嗎?
A:
每位同學都有專屬的導師,不管是本系課程的問題或是跨院系修課的問題,都可以找導師商談,導師都會根據你的狀況給你輔導與建議。一般來說,本系大一、大二的必修課比較繁重,跨院系的修課安排在大三、大四是比較可行、適合地。只要你有興趣、有能力,及早與導師或系上老師談談你的構想與規劃,並妥善運用時間,全校三十幾個系所的領域都可以成為你的第二專長,當然也包含資訊工程在內。
對資訊工程有興趣的話,本系也有一系列相關課程:
1. 計算模擬:「AI思維與程式設計」、「基礎計算物理」、「數值方法」
2.人工智慧應用:「機器學習在物理」、「AI自駕賽車實作專題」
3. 下個世代最受矚目的計算革命:「量子資訊與量子計算」、「量子機器學習」
都是跨足物理、資訊工程的選課推薦。
我們課程的多元,也能幫助你展現物理的多面向:
1. [科學與傳播]、[科學媒體識讀與寫作]:
教大家閱讀科技新聞,口頭表達能力,科普文章寫作,以及科普短片的製作;
2. [能源與物理]:
探討能源議題;
3. [創意科學實作專題]、[物理演示專題]:
訓練學生應用各種物理原理,設計成能對非本科學生、各階層的社會大眾展示的形式。
我們也帶著學生,積極投入科普活動,將科學的概念推展給中小學學生以及社會大眾。理論化為行動,你會發現…物理原來很生活。
Q10.國際頂尖大學課程是每個人都能參加嗎?如果參與了麻省理工學院(MIT)線上課程,考試沒過,是不是就不能繼續上課了?
A:
本系一系列的[物理榮譽課程],就是以國際頂尖大學線上課程的內容,搭配以下措施來實施:
1.優先選修、認證補助:
3.線上拿證書、實體拿學分:
通過者除了取得國外大學線上課程證書外,也得到本系專業選修課程學分,計入畢業學分中。
當然,就算你沒有選修本系的「線上榮譽課程」,你還是可以自己到相關網站修課,認證費用自負,如果沒有通過,也還可以繼續再修,沒有任何限制。
Q2.物理系是不是課程很難,聽說所有的時間都花在唸書上,會不會太誇張?大一、大二課業壓力會很重嗎?教授很會當人嗎?
A:
上了大學,不管是哪個科系,課程的難度與份量都比高中課程高出很多,當然物理也不例外,以理論部分來說,確實是有點難,不過每個科系的專業,都有各自的困難點。
不過你也不用太擔心,若是上課認真聽,充分了解過程以及算式的含義,並且不懂馬上問,這樣應該可以大大減少課後的複習時間。若是考試前有認真溫習(例如;老師說過的例題蓋起來重新演算一遍),確定自己對於相關概念的理解清楚完整,自然便可以拿到好成績!
教授並不會是因為愛當人而當人,但是每門課都有專業的要求,所以還是有把關的必要,如果沒有學到該學的東西,重修一次對你的未來可能比較有幫助。
Q3.貴系讀書風氣如何?
A:
讀書風氣是取決於團體營造,根據我們長期的觀察,每一屆學生的讀書風氣都不盡相同。由於每位學生對於大學四年的期望和需求均有不同,因此尋找志趣相同的學伴、善用學習資源和輔導機制,都是提升成長重要助力。只要同學有心向學,系上一定盡所有資源來協助與鼓勵。
Q4.若成績不好,有什麼補救的方法或輔導措施嗎?
A:
1. 先來改變學習態度與方法:
(3). 為自己創造讀書氛圍,可以參與系上夜間輔導,讓資源來幫助你解決學習上所遇到的問題。
2. 再來善用補充資源:
(2). 線上習題演練
(3). 夜間課輔
(4). TA小助教
Q5.我的物理成績不是特別好,能透過網路改善嗎?
A:
網路學習是一個趨勢,能提供學生更多的學習機會和可能,進而改善學習成效。
入學前的[大學先修課程]是幫助同學做學前準備,加強數理和計算機方面的基礎,可望入學後更容易適應正式課程,同時也培養你的自學能力。
網路上也有很多學習資源,鼓勵學生可多多利用,以自學方式加強物理數學的能力。
Q2.貴系與光電相關的設備有哪些?
A:
Q3. 請問神經科學與物理的關連是什麼?
A:
神經科學是一個高度跨領域的問題,有許多層面都與物理有關。例如神經網路的活動,可以視為一個巨大、複雜的電路系統,需要用到大量的電磁學與電子學知識。神經影像是神經科學的基礎,各種先進的影像技術幾乎都來自物理學家的貢獻。你可以參看本系施奇廷老師最近在「物理雙月刊」所發表的文章「解碼大腦—理論物理學家能做些什麼?」,裡面有更多的資訊。
Q1.貴系畢業後的出路有哪些?高科技產業指哪些?系上對就業有什麼協助嗎?有就業保障嗎?
A:
應用物理系出路包括繼續攻讀理工科系研究所(如電子、電機、光電、材料、物理)、教職(各級學校教師、補教業)、公職(公務員或國營企業)、出國深造、就業(電子、電機、資訊、通訊、光電、光學、金融、服務…)。高科技產業主要是指高技術門檻、高資本密集的產業,包括航太、精密機械、半導體、電子、電機、面板、照明、光學鏡頭、能源、資訊、通訊…等產業。系上透過大二物理新知課程,邀請產業界專家介紹最新的產業現況或徵才活動,透過校級「實習媒合專區」(整合了課程領航、THU電子履歷、THU人才網等三大系統),讓職能培養更精準、工作媒合更有力,對生涯規劃有任何疑慮,可以隨時尋求職涯導師或導師的協助。紮實教育訓練就是同學的最佳就業保障!本系三大學群專業課程供同學選修,培育專業能力,更開放所有研究實驗室讓同學可以在大學階段進行專題研究,培養應變能力、強化解決問題的能力。
Q1.大一是否一定住校?大二抽宿舍的機率高嗎?宿舍環境如何?住宿費多少?
A:
原則上大一新生都需要住校,培養團體生活。具勵學身份(身心障礙、清寒、弱勢…等)另有保障床位;宿舍環境、床位申請等疑問,學務處[住宿生活篇]頁面資訊更為詳盡,提供給你。